仓库管理的专业知识
第一、明确认识到仓库管理的重要性。仓库作为一个工厂的物料和成品积散地,担负着非常大的作用。除银行外,工厂里几乎所有的流动资产都集中在仓库,仓库的流动顺畅与否,生产进出频繁和物料的收发是否正常有序,直接关系到工厂的生产效率能否达成有效目标。而物料的成本占整个企业成本的50—70%,重要性极高,仓库对物料的数字准确性也关乎到生产的进度。如果物料没有及时供给生产,造成收发料的短缺,极可能会影响到出货的顺利。判定任何一家工厂好坏首先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现场(车间)、仓库和洗手间。仓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工厂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得到了逐步的改良。仓库这个部门的名称也有了很多新的叫法:货仓、仓储课、物料部、资材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但是,不管什么叫法,仓库作为它传统意义上的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它始终担负着中转站的功能。仓库对于生产和货物的流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转愈高愈是快捷高效,生产和流通愈是顺畅,资金的回笼当然也会加快。这也是任何一家公司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仓库是物资的聚散地,所以,如何对物料的保护和控管也是直接关系到各种损耗和浪费是否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库存的有效控管和利用、不断地维护减少自然损耗、数字的精准控制等。
第二、仓库的分类和各种细节管理的认知。组建一个仓库一般来说要符合以下三个原则:符合工艺要求的原则;符合进出顺利的原则;满足安全的原则。本人曾服务于美、日、台、港、民营等多家企业,依经验认为,仓库大体可划分为:毒品(化学品)仓、工具仓、办公用品仓、常用物资仓等;常用物资仓又可分为:原材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原材料仓又可以分为:电子材料仓、五金仓、塑胶原料仓、纸箱仓、包辅材料仓和印刷仓等。
对于仓库的主要工作职责可用“三字”来概括:“收”、“管”、“发”。收:依订单和送货单对来料进行数量上的验收,以“定量包装”的原则来要求供应商,按单收料,大数全点,细数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是5%-15%的比例来抽点,如有误差再加大抽检比例。也可以使用一些精密度比较高的称量辅助工具来达到快捷高效地收料。如:电子磅称等。管:对于IQC已经验收确认OK或特采之物料依仓储已规划好位置归于指定地点,并做好标识和帐务处理,一定要有品管部门的验收报告和签字记录。这就是所谓的收料“三关”:品质关、数量关、单据关。发:仓库在发料时一定要按单发料,依照领料单和配料单并查实采购合同单或施工单进行发料,切不可只依领料单发料,造成物料的多发和浪费。并且还要做好出入库的料帐记录与定期盘存,不良物料及呆废料的定期处理。简而言之,用“四字”来概括:帐、物、卡、证。并要求达成“三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
在物料归于物料区的过程中,对于物料的堆放也要符合一定的“堆放原则”:立堆、加高机的利用、通道畅通、堆放时易读数等。但是对于堆放一定要遵循以下“三不”原则:不得阻塞通道、不得阻塞消防栓和灭火器、不得超高。对于堆放一般采用“四法”管理:五五堆放法、六号定位法、托盘化管理法、分类管理法。一般来说物料上下要采用“叠放原则”:“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中间常用”。对于化学品的储放要遵守“三远离四严禁”原则: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离电源、严禁超高、严禁混合堆放、严禁堵塞通道、严禁堵塞灭火器。储存和发放物料一般要遵循以下“三原则”:仓库“十二防“(防火、防水、防压、防腐、防锈、防爆、防晒、防倒塌、防潮、防盗、防蛀、防电)、定点定位定量、先进先出等三原则。
第三、对于物料的“储存期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塑胶件为4个月;五金件为6个月;包装材料为6个月;成品为12个月;化工及危险品按供应商提供的期限为准。当然这个有效期每家公司规定不同,但大致一样。对于超过期限的物料在投入到生产时,一定要进行再次品质确认。
第四、对于原物料的进出仓、半成品的进出仓、成品的进出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进出控制程序。同时,对于退料补料、呆废料的处理也要建立一套适合各公司具体操作的管理办法。
第五、帐务的各种规范和电脑系统化的建立。最开始的手工帐逐渐演化到电脑帐和系统账,但是电子帐和系统账并非是完美的,所以,手工帐在某些方面仍需要结合延用。比如:物料管制卡的记录,用起来直观明了;每日进仓物料日报表和抽检记录也是电脑一时无法完全取代;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也需要人为的手工动作等。此外,可能由于电脑故障或人为原因,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当然,电脑也有手工很多无法比拟的地方:比如查询的快捷方便,资源共享,EXCELL的自动生成、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一目了然,都是手工无法做到等。当然这也是人工控制,对人的依赖也很大。另外,,局域网及邮箱也能增加工作的效率。现在许多公司到一定的规模后,为了更好达成资源共享及便于成本核算,还采用了MRPⅡ、ERP等系统化管理。
第六、“5S”或“6S”等的积极开展对于仓库管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一家工厂的“5S”开展是否有效可以从仓库反映出来。仓库“5S”如果搞得好与坏对于车间的积极推行也有一定的深远影响。同时,仓库的“5S”对于仓库的物料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储放也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第七、盘点。盘点(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和实地盘存的的方式进行,也有是两种盘存方式的结合进行)对于仓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盘点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项物品、材料、固定资产的可用程度,以期达到有效利用资产的目的。同时为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更好把握各项物资的最低存量和最高存量,及时发现各种呆废料和呆滞品,从而达到有效控管库存。一般来说,盘点一年进行两次:6月30日和12月31日。当然平时每月还可以进行一次小盘。盘点时全厂停工,按照初盘、复盘、抽盘三次完成。确定盘点的各项资产的误差率和对于盘点结果在规定的盘点差错率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和处罚。盘点完后,仓库要对盘盈盘亏部分进行分析和帐务上的调整。
仓库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事关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古人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个企业仓库管理做不好,他的生产管理肯定也是做不好的,不是说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具备,而是生产管理无法适应混乱的仓库管理。试想一个仓库如果出现;“要用的急用的物料经常找不到或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找到的物料经常性与需要的物料不相符(数量、规格),经常有出现生产急需的物料仓库没有的,生产不急需的物料仓库到处都有”那么势必要耽误生产,影响出货交期,等生产需要的物料到的时候已经是出货近在眼前,为了出货生产又不得不安排加班加点甚至安排通宵生产,如此一来已经疲惫的作业员工势必会有抵触情绪,轻则加重管理难度,重则影响产品出货,影响产品出货势必影响企业对客户信誉,一个企业没有的了信誉,也就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市场企业只有面临倒闭,所以做好仓库管理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关键所在。
一、您所知道或了解的仓库有下列情况吗?
1、 物料存储位置不明确,要用的急用的物料经常找不到或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
2、 找到的物料经常性与需要的物料不相符(数量、规格)?
3、 仓库的场地经常性不够用?
4、 经常有出现生产急需的物料仓库没有的,生产不急需的物料仓库到处都有?
5、 每月都在盘点,且每次发现盘店的数量经常与之前的数量不一致?
6、 仓库的库存货物越来越多,实际市场需求的货物远少与公司生产的货物?
二、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1、在企业对市场分析评估不准确的情况下,造成盲目的订购库存,即增加成本,又增加仓库管理难度。
2、在多样量少的生产情况下,由于订购物料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下,即影响产品出货,又增加仓库管理难度。
3、在仓库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会出现上述情况。仓库管理不到位有那几种情况呢?
3、1进出数量的控制不准确,经常出现盘赢、盘亏现象。
3、2仓库物料标识、定置管理混乱,标识不明确或没有标识,定置管理更是没有合理规划好。
3、3没有设定安全库存警戒值或设定的安全库存警戒值不合理,经常有出现生产急需的物料仓库没有的,生产不急需的物料仓库到处都有。
3、4物料的存储位置经常是只占位置不占空间,经常出现仓库不够用。
3、5没有引进更是不懂得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或对科学的管理方法知之甚少,只停留在表面或口号上。如;5S管理、看板管理等等!
三、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那里?
1、 物料存储位置不明确,要用的急用的物料经常找不到或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
原因在:标识不明确或没有标识,定置管理更是没有合理规划好。
2、找到的物料经常性与需要的物料不相符(数量、规格)?
原因在:进出数量的控制不准确,经常出现盘盈、盘亏现象。
3、仓库的场地经常性不够用?
原因在;库存暂时无用的物料过多,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仓库用地及对物料进行有效的定置管理。
4、经常有出现生产急需的物料仓库没有的,生产不急需的物料仓库到处都有?
原因在:没有设定安全库存警戒值或设定的安全库存警戒值不合理。
5、 每月都在盘点,且每次发现盘店的数量经常与之前的数量不一致?
原因在;进出数量的控制不准确,经常出现盘盈、盘亏现象。
6、 仓库的库存货物越来越多,实际市场需求的货物远少与公司生产的货物?
原因在;在企业对市场分析评估不准确的情况下,造成盲目的订购库存,当生产出的产品时市场已经饱和。
四、如何做好仓库管理
1、仓库管理的定义: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对物料的收发、周转、管理、控制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称为仓库管理。
2、仓库管理的主要职能有那些:
仓库管理的主要职能:
(1)、收货:来货产品的接受与入库的管理
(2)、管理;在库货物的定位、标识、防护、清查;5S管理、定置定位管理,看板管理的运用与管理、三定、三防、物料管理三不精髓及其他日常管理。
(3)、物资在库的使用控制,物资在库的申购控制,物料分析ABC管理法。
(4)、发货:依定单作业,先进先出的原则
3、仓库管理主要职能的分配比例;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收货、管理、控制、发的职能重要性:
管理占70%,控制占20%,收货占5%,发货占5%
4、 仓库管理的核心工作:管理与控制
5、 那么做好仓库管理应丛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仓库的规划;以最便捷与生产为核心设计规划思想。
5、1、1在仓库设立以下区域:来料待检区、待处理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发货区、物料存储区等等。
5、1、2在每一个仓库根据所存放物料的特性不同进行分类规划好各存放区,并将各存放区设置好物料的存放位置,根据物料存放规划及存放位置绘制好仓库定置定位管理平面图结合看板管理,做好响应的标识工作。
5、2收货:
5、2、1所有到货产品依单核对来料产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常规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工作。
5、2、2所有到货物料必须经过品质部的检验确认合格方可依单办理入库手续。
5、2、3到货产品依据物料的特性分类,按照仓库定置定位管理平面图及看板的存放位置存储,存储方法依据产品的重量及性能不同摆放;如;重下轻上,新里旧外,新下旧上等等。
5、3管理:仓库管理重在管理和控制而后在收发,那么在仓库管理中应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有那些呢?
方法一:定置定位管理法;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由日本青木能率(工业工程)研究所的艾明生产创导者青木龟男先生始创。他从50年代开始,根据日本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实践,经过潜心钻研,提出了定置管理这一新的概念,后来、又由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清水千里先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总结和提炼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以后,这一科学方法在日本许多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定置管理的含义 :定置管理是根据安全、品质、效率、效益、和物品本身的特殊要求,而科学地规 定物品置放在特定位置。
2、"定置管理"是企事业单位在工作现场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科学地将物品放在场所(空间)的特定位置的一门管理科学。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是研究物品的特定位置,从人、物、场所相互关系的内在联系上寻找解决生产现场各工序存在问题的方法。它要为生产、工作的现场物品的定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使其达 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优化企业物流系统,改善现场管理,建立起现场的 文明生产秩序,为企业实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而开辟的、新的有效途径。
3、定置管理的实施
定置实施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阶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清除与生产无关之物,规划现场。
生产现场中凡与生产无关的物,都要清除干净。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应本着“双增双节”精神,能转变利用便转变利用,不能转变利用时,可以变卖,化为资金,腾出空间做出现场规划,绘制定置图。
2.按定置图实施定置
各车间、部门都应按照定置图的要求,将生产现场、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搬、转、调整并予定位。定置的物要与图相符,位置要正确,摆放要整齐,贮存要有器具。可移动物,如推车、电动车等也要定置到适当位置。
3.放置标准信息名牌
放置标准信息名脾要做到牌、物、图相符,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要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操作为原则。
总之,定置实施必须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帐(图)物一致。
方法二:看板管理法:
看板管理法是目视管理中的一个项目。
1、看板管理的作用
(1)传递情报,统一认识
现场工作人员众多,将情报逐一传递或集中在一起讲解是不现实的。通过看板传递既准确又迅速,还能避免以讹传讹或传达遗漏。
(2)帮助管理,防微杜渐
每个人都有管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公司可通过看板来引导大家统一认识朝共同的目标前进;板上的数据、计划等内容便于管理者进行判定、决定或跟进;便于新人更快地熟悉业务;己经揭示公布出来的计划书,大家就不会遗忘,进度跟不上时也会形成压力,从而强化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3)绩效考核更公正、公开、透明化,促进公平竞争
工作成绩通过看板来揭示,差的、一般的、优秀的,一目了然,无形中起到激励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同时,以业绩为尺度,防止绩效考核中的人为偏差。另外,还可以让员工们及时了争公司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积极参与正当的公平竞争。
(4)加深客户印象,提升企业形象
2、看板管理的“三”定原则
定位:放置的场所要明确。
定物:种类名称要明确。
定量:数量多少要明确。